2008年11月2日

精彩評論

....檳城第一藏家何義肅

...給"上海老歌" 的公開信

敬致上海老歌主編及
中國唱片總公司總經理周建潮先生
上海老歌編輯王勇博士鈞鑒
:

您們好, 我們五個老歌迷特地從馬來西亞檳城驅車前往新加坡購置五套"上海老歌", 驚喜若狂!! 回來後每個人平均用整整一個星期時間聆賞每一首歌 , 並詳細對照歌詞, 足証我們對這張歌輯的重視和對全體工作人員的尊重

雖然僅是區區二千份之五套, 數量容或微不足道, 但起碼代表我們精神上的全力支持和擁護! 感謝你們為舊曲迷所做出的鉅大貢獻 , 這其中包括多年來繁雜的模版整理 ,清洗修復以及各種文案編寫工作, 在這方面 ,你們無疑已經交出了有目共睹的斐然成績

恭賀你們在評論界贏得了壓倒性的口碑, 希望接著下來的出版也能夠很快落實, 這裡請容許我提出一點個人看法以及糾正一些資料上的錯誤, 目的是讓第二套上海老歌能以更盡善盡美的面貌登場 , 也讓上海時代曲淵遠流長世代相傳◦

正所謂

老歌只應上海有
世人如今幾難聞

優點:

美術設計和錄音效果, 無瑕可擊

書冊中印有老唱片的原來封套, 還有許多難得一見的珍貴圖片, 介紹詞曲人作品和生平事蹟 , 看得出乃經過認真考究 , 文案處理得非常專業, 毫不馬虎, 令人信服

各種歌曲資料詳盡齊全, 校對認真, 內容充實, 很具有份量

無論從聽覺或視覺來看, 這張歌輯都提供了超一流的品質, 絕對物有所值 ,收藏價值無庸質疑

第二套上海老歌出版時,若能同時收錄中國唱片廠庫存唱片模版目錄, 當會更完善和引人入勝! 同時也能滿足舊曲迷的好奇慾望

瑕疵

基於求好心切, 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書中需要參酌補充及更正的小瑕疵, 供有關方面參考 , 無非是希望讓內容更充實更貼近事實, 並非是雞蛋裡挑骨頭

5頁提到上海的電台在1934年時有54, 1946年勝利後更有56家之多 (見大申報)

6頁書上介紹上海的四大舞廳, 其實單在1936年時上海共有舞廳27間之多

5頁王人美唱的恭賀新禧為高亭唱片, 編號是OD3070,出版日期12/7/1933◦

10頁提到的梅花歌舞團的五虎將是 : 1龔秋霞, 2蔡一鳴, 3 徐粲鶯(曾居新加坡),4 錢鍾秀(非錢鏡秀),5張仙琳(非張綺)◦

15頁龔秋霞唱的”, 唱片寫的是景光, 雖然知道景光即是黎錦光同一人

15頁龔秋霞的莫忘今宵”, 唱片上作曲者是黃貽鈞

20頁白虹的影片玉碎珠圓三碎珠圓”◦

25頁白虹唱的三年”,取曲來自RICHARD TAUBER唱的 ONE DAY WHEN WEE WERE YOUNG◦ 據我統計白虹前後有參加演出 31部電影

39頁周璇的特別快車實為勝利(HMV)唱片 , 其編號是54690A而非54690B, B面應是睡的贊美”◦

42, 3/12/1992姚莉曾來過馬來西亞與我們五人見過面, 或許年歲大的關係, 記憶力退化, 她自稱賣相思是她的處女作, 其實這張唱片不是為百代灌錄而是麗歌公司 (雖然REGAL與百代公司合併) 事實上比賣相思更早的歌曲就有蘇三”(麗歌唱片NO.41636A) NO.41637B金絲鳥, 還有 ,她在更早期替勝利唱片灌錄過如斷腸花”, “新小放牛農婦之歌等等

49頁提到姚莉的秋的懷念玫瑰玫瑰我愛你兩首歌,曾有替COLUMBIA公司灌錄過英文版的 AUTUMN SONG &ROSE ROSE I LOVE YOU ◦SUNG BY HUE LEE ,編號為DB30193◦

124月亮在那裡查實此曲應是木蘭從軍” (百代編號35450AB)背面也是木蘭從軍由陳雲裳獨唱該歌是華成影片木蘭從軍的主題曲 ,至於唱片上根本就沒寫上月亮在那裡的字句

155麻雀與小孩仍欠CD兩段

156鐘聲仍欠B面沒錄

157愛情如玫瑰為高亭唱片(A233469AB)1933年作品

162頁黎錦暉共有三吻:
開始的一吻(白虹)
寄來的一吻(張靜)
最後的一吻(王人美)
其餘兩個失蹤的吻可否找到?

其他建議 :

百代唱片有老歌如龔秋霞的彩虹 “,在前段有男聲介紹歌名歌星及唱片公司 ,希望往後出版的歌輯應儘量保存原汁原味的錄音, 這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沒有刪剪的必要

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有些老歌珍貴無比, 原本有ABCD數面, 因此節錄之故變得不完整和構成它的缺陷

第一套上海老歌這本寶典中, 百代的歌佔最多 ,雖然有小部份的勝利 ,高亭, 麗歌和蓓開, 若要讓它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的境界就該加上COLUMBIA的抗戰歌曲, 大中華的開山鼻祖流行曲, 還有寶塔 ,北海, 開明 ,百樂和蓓開的漏網之魚

君不見本地老歌收藏界流傳著這樣的打油詩:

大中華勝利寶塔高亭唱麗歌
中國開明百代大長城看新月

上海老歌專輯想要做得更全面性更具影響力的話, 就不應該顧慮太多市場或商業元素, 選曲方面應該更具前瞻性和大氣, 以發揚和保存民族音樂藝術為宗旨, 許多名不經傳但曾在那個時代舞台留下名字和身影的, 都不應該將他們遺漏, 如果能做到這個原則堪稱是我們廣大舊曲迷的福氣───

男歌星:

胡然, 沙梅, 季有梅, 趙元任, 趙伯梅, 胡投, 徐微風, 張暉, 杜庭修 ,任西達 , 江文也, 應尚能, 早期的韓蘭根及抗戰歌曲的伍伯就

女歌星 :

陳競芳, 紫羅蘭, 林如心, 徐健, 李夢梅, 黃靄媺, 陸麗霞, 黎明健, 胡姍, 潘蕓蕓, 梁賽珍四姐妹, 黃有葵, 楊露茜, 張素珍, 胡萍, 潘文娟, 英茵, 陳玉梅, 江曼莉, 汪曼傑, 徐粲鶯, 蔡一鳴, 陳綺霞 ,嚴月冷,嚴月嫻, 包庸珍, 吳素馨, 楊耐梅, 徐琴芳, 夏佩珍, 祈正音, 潘文霞, 楊枝露, 宣景琳等等

上海老歌獨漏的歌詞

小姐變太太 金溢唱

大士詞 嚴愷夫曲(皆為嚴折西)


男女談情說愛 猶如廚子做菜
魚翅要配好雞湯
文火慢燉不宜快
走油蹄子要裝扮
胡蘿蔔花上蓋
營養注意維他命
才有百利而無害人
大盤大碗端了上來
富貴大方多有氣派
內行烹調技術好
能叫吃客不見怪
談情說愛懂訣竅
猶如熟鮮調鼎鼐
鼐鼎調和手段妙
管教小姐變太太

(怡保鄧憲誠提供歌詞)

文 何義肅


唱片公司最初三十到五十年代都是採用現場錄音,用一个叫蜡盤的切割錄音器材,把聲音都“灌錄”在蜡盤上的線纹,再電镀加工製成兩種鋼版,一種是線纹和唱片一樣的 模板,(現在中唱限量出版的”上海老歌”就是以此轉錄出當年的聲音),另外一種是線纹相反的“壓片版”,就是用来壓78轉唱片。百代當年带走的就是這種“壓片版”,繼續在印度重 版78轉唱片,他们絕對没想到遗留在倉庫的模板,幾十年後竟然能用来作为CD出版用途。

80年代以後,據说百X公司因為當年來个高層認為華文歌曲没有市場價值(當時已經是粤語流行曲的天下),便把所有華文歌曲的母带都给銷毁了. 所以自此之后出版的老歌CD,都是轉錄自歌迷提供的黑膠唱片。
___資料摘自舊曲論壇




王人美黎莉莉合唱的"桃花江", 灌於1931年勝利唱片,黎錦暉寫於南洋(檳城 ?馬六甲? 新加坡?)的第一個版本, 收錄在上海老歌的明月群星系列.



7 則留言:

  1. 竟然把母带销毁,真是太过分了~~

    回覆刪除
  2. 可惡!! 根本就是扼殺民族文化的罪人

    回覆刪除
  3. 兴许月亮在哪里才是这首对唱情歌的歌名,木兰从军只是裡面出现的月亮在哪里+三人同走一条道+童歌的合称.
    这里面只取第一首,恢复它的本名不是也很有意思嘛

    回覆刪除
  4. 感谢你们的关心,这么厚一本书,有错误难免,就像书的后记中所提出的一样,当中有任何觉得有疑问或者差错的地方,请你们指出。
    我们会在再版的时候予以更正,希望你们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历史原材料,以方便核对。

    《上海老歌》编辑部邮箱:lv_fin@hotmail.com 欢迎来信

    回覆刪除
  5. 感謝何義肅先生這封長信, 深深被他對時代曲的熱忱感動 ◦
    中唱"上海老歌"的出版, 對我們這些流落在大中原版圖外的舊曲迷, 如久旱逢甘霖◦
    這一段曇花式的音樂遺產 ,一直以來在整個中國音樂發展史上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和認同, 畢竟它只是屬於一個百年城市華洋雜處的的亂世產物, 其定位迄今還滿受到爭議和質疑 .多年前曾經在北京中山公園, 跟那些在亭子裡吊嗓子練身段唱老生或花旦的老人家提起周璇白虹, 他們一臉漠然◦
    我並不懂得那些被列為正史研究的中國正統音樂, 但我想時代曲 應該更能反映出真實的市井小民的生活面貌罷?
    譬如周璇唱的”可愛的早晨”和”討厭的早晨”, 順手拈來的靈感, 描繪的景象自然親切 , 就像一幅幅清新生活小品圖, 從人文角度來看, 有一定的存在價值, 從藝術觀點來看, 也有傳承的意義 ◦
    這張歌輯, 錄音效果值得嘉勉, 確有一新耳目之感.(這其實也是我之前最為關心和重視的 )但其中一兩首歌,如龔秋霞的"薔薇處處開", 姚莉的"得不到的愛情", 音樂裡頭還夾有不少嘈音, 聽起來不甚舒服, 猜想是模板清洗得不夠乾淨之故 .我最不滿意的 , 是選曲過於保守◦ 出版者之前通過傳媒宣稱重見天日的歌曲多達數萬首, 做為舊曲迷, 最令我們雀躍期待的, 是有機會聽到更多真正絕版的所謂遺珠 , 我們知道周璇姚莉白光龔秋霞白虹等人, 曾經在上海時期灌錄過不少的唱片 , 可是選錄的歌 ,泰半卻是我們感到熟口熟面的 (香港百代公司這十多年來一而再出了又出 )失望之情在所難免 ◦
    附送的書冊內容豐富, 但裡頭的撰文總有意無意將一些無甚相干的近代樂壇人物牽扯進來, 就顯得刻意和不必要 ,不曉得是因為信心度不夠, 還是故意藉此拉近年輕歌迷與這些老歌的時空距離 ◦ 此外, 封套上文皺皺的文案 , 無創意亦無美感 , 點不出整個歌輯的主題和精神 , 反而削減了它史詩式的磅礡感 , 有點可惜◦

    回覆刪除
  6. 王人美黎莉莉的《桃花江》让我想起在南洋组班演出的中华歌舞团。有说是黎家班落难南洋,整个歌舞团连归国的旅费都筹不出来;近日看了老上海电影怀旧第一人赵士荟先生的著作,提到黎家班在南洋五属的演出非常成功,载誉而归。两个落差这么大的结论,到底哪个说法才是正确的?

    回覆刪除
  7. 匿名1/22/2009

    Happy New Year!

    回覆刪除